王群光自然診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71號10樓諮詢電話:886-2-23671086LINE ID:0919730053 Wechat ID: a0919730053
王群光自然診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71號10樓
諮詢電話:886-2-23671086LINE ID:0919730053
Wechat ID: a0919730053
1.潛水醫學從無到有
隨後人類的文明逐漸發展,戰爭及軍事上需要,士兵會調派潛到水中攻擊敵人的戰艦。這些早期人類軍事潛水的紀錄,分別在歐洲以及我們的中國軍事書本均有詳細記錄。一般平民如果有聽或者閱讀過“水滸傳”的人都會發覺,早在宋朝末年,水滸傳內的英雄也曾躲在水中攻擊宋朝船艦。 不過我們可以從這些簡單的記載中,知道他們應用的“潛水方法”並非現代我們經常所提及的潛水,其實只不過是一種徒手潛水即所謂 “Breath-hold diving”。
當人類對水底的探索要求愈來愈多,需要停留時間必然越長,因此必須要解決在水中保持正常呼吸的問題。人類發揮本能智慧,漸漸發展出多種多樣用作儲存氣體的氣袋、氣囊,呼吸喉管等等。直到公元一五00年開始,人類文獻記載有使用“潛水鐘”,以延長潛水時間接近一個小時。
這個時候的“潛水鐘”非常簡單,很像我們現在應用的大型銅鐘一樣,直接從水面吊進水裏,利用這個“吊鐘”能夠保存的空氣,好讓潛水員可以在水中活動的時間延長起來。這個時候的潛水員,其實已經呼吸壓縮空氣,同樣有機會患上潛水減壓病。
到接近公元一八00年,潛水員利用以上的“吊鐘”簡單原理,把吊鐘面積縮小,緊緊圍繞潛水員的頭頸及面部,並在面部正面加上觀察窗,製造出第一代潛水銅人面罩 (頭盔)。
潛水銅人面罩接連由水面供應壓縮空氣,由於這個時候的頭盔並非與潛水衣緊扣著,如果潛水員站立起來應用,絕對沒有問題。但是一旦潛水員向前傾或者跌到,海水會馬上滲入到這個小吊鐘內,隨時會造成窒息的生命危險。因此可以相信,第一本關於潛水頭盔應用的使用說明書從此面世。
隨後人類建築學文明發展,需要建造橫過河流以及海洋上道路橋樑,要在水中心建立一個乾淨沒有水的工作環境,建造橋樑的橋。沉箱設計應運而生,這個時候的工人,因為在沉箱內工作時間非常長,同時呼吸著壓縮空氣,當他們回到水面會之後,會發生一系列的身體症狀包括頭暈、頭痛、關節痛又名為“沉箱疾病–Caisson Disease”。這些症狀雖然漸漸緩解但最後亦沒有完全消失,當工程越長、工作時間越長,以及要求的潛水深度越來越深,最後症狀持續甚或出現死亡。
關於沉箱工人潛水疾病最有名以及最詳細的記錄,相信是建造紐約市Brooklyn橋的時候。這時當工作人員每天完成工作回到地面的時候,或多或少出現關節痛,迫不得已要彎曲膝蓋出現所謂 “Bends”的痛楚站立姿勢。
其實在製造“吊鐘”同期著名法國生理學家 Paul Bert,已經從他的動物研究當中推論“Bends”或者“沉箱疾病”與長期吸入壓縮空氣,過多氮氣溶解在身體來有關。
Paul Bert對這些工人提出一個緩慢減壓的建議,而這些工人也發覺他們的關節症狀當回到加壓沈箱之內,會得到改善。若干年後,一個專門用作舒緩沉箱疾病的 ”再壓艙” (Recompression Chamber)面世。自此之後相應嚴重的“沉箱疾病”以及由此而引發的死亡明顯減低。
當軍事方面潛水深度愈來愈深,特別是超逾一百二十呎水深的時候有不少海軍出現水中意識不清的現象。約一九00年,英國科學家 J.S. Haldane在當時的英國海軍研究當中,發現當供應潛水員應用的氣體流量增加,二氧化氮濃度減低會有助控制上症狀出現。Haldane更積極的發展出現代減壓表應用的理論及應用基礎,即所謂階梯減壓 “Stage Method of Decompression”。 到1930年代,當潛水深度進一步向二百呎邁進的時候,潛水員出現不適當的興奮狀態以及思維及判斷力下降,被命名為 “Rapture of the Deep”。這個症狀最後亦發現與呼吸壓縮空氣內氮氣份壓過高有關,隨後發展出使用 Helium-Oxygen不同的混合氣體潛水方法而得到改善。
以上提及的各種疾病以及問題,人體生理、心理、病理上的變化,相應治療以及預防方法,現在均統一歸類入潛水醫學。而潛水醫學詳細區分可以有潛水物理學、潛水生理學、潛水病理學。
資料來源 http://www.hkhyperbaric.com/history1.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